教育园地

《基于集体备课的任务单研究》

2019-11-13

《基于集体备课的任务单研究》研究总结报告

一、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8.9-2019.1)

按照要求成立《基于集体备课的任务单研究》课题小组,组织小组成员展开

课题研讨会议,确定研究的方向、题目和主要内容框架,收集整理资料,规划好

研究方案和研究时间,划分研究阶段,给课题组员工分配各自的研究任务等等,

为接下来的主要研究阶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扶。同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国

内外先进的有关任务单的研究。

(二)实施阶段:(2019.2-2019.6)

制定课题实施细节,进行过程性研究:

1、规范级部的集体备课模式,以组为单位讨论各学科任务单如何设计;

2、日常赛课中使用任务单,修订任务单形成材料;

3、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检测和评价任务单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再次

调整。

4、三个级部成果汇总,交流展示;

(三)总结阶段:(2019.7-2019.9)

整理前期的研究资料,我们在研究中用到的文献、书籍、论文集等等都装订

成册;撰写研究报告和课题论文以及结题报告。对研究成果中需要申请鉴定的部

分向上级申请,课题研究引用、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说明;引导课题组成员

完成各自的资料总结和课题论文工作,理清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在课堂上进行

推广,请其他同事、领导给出意见,进行最后的修改和结题。

二、相关工作

(一)成立了课题小组:课题小组的负责人为陈才凤,课题组成员为叱干卜

卜;

(二)选定了《基于集体备课的任务单研究》为研究题目,研究主要基于教

师集体备课。

(三)收集整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参考文献都是参考的中国知网和万方数

据库等权威资料库,其中中文文献 25 篇,英文文献 5 篇。

(四)组织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了解具体集体备课任务单有什么效果,教师备课情况和掌握的情况如何。

(五)召开研讨会,指出集体备课的要求,通过赛课活动各科集体讨论任务

单设计的主要框架以及如何将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学科素养与学科能力融入任

务单。

(六)从高一到高三各个级部各学科再通过学校的集体活动交流修改任务

单,形成校本材料。

(七)总结提升。

三、研究成果

(一)形成了集体备课模式

我们形成了严谨的集体备课模式,组成了教研组,组内成员展开分工协作

研究,分享知识点和研讨结果。

(二)集体备课任务单具有普遍适用性

在研究过程中,基于研究的科学性,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检验活动,例

如开展组内研讨课、级部示范课、学校赛课活动、诸城市青年教师大比武等各级

赛课活动探索任务单使用的普适性。在这过程中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教师已

经熟练的应用了任务单。

(三)形成了各科早读任务单

任务单的使用不仅在各科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堂上使用,我们还将任务单创

新应用于早读,形成早读任务单。内容包括用途、知识关联、任务要求、用时、

学习方式、检查方式、备注。通过早读任务单的使用,学生语文、英语等学科的

背诵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同时可以有效进行检测,避免了以往效率低等情况

持续出现,让早读任务变得具体、限时、可检测。(四)在任务单设置中发现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

以设置语文早读任务单为例,我们发现不同的学生是存在一定个体差异的,

这是不可避免的, 每个学生对语文背诵内容喜好的程度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喜

欢文言文或者古诗词,他们自然就会对这类的背诵内容感兴趣,这种兴趣转移到

完成任务上就会比较快。但是如果我们任务单上的内容是现代文背诵,那么这些

学生的兴趣就不那么明显,甚至有些学生会变现的消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

同的树叶,同时也没有兴趣完全相同的学生,这就是兴趣差异。在这方面教师的

任务单还需要具体细化。除了学生语文背诵的兴趣之外,学生语文背诵的能力也

存在较大的差异,作为教师不可能要求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段内完成背诵任

务,每个学生背诵下来需要花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花费的时间长,有

些学生花费的时间短,有些学生背诵有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有些学生就单纯的依

靠死记硬背,所以这部分学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甚至于还有一些学生根本背诵

不下来,每个人在能力上都是不同的。

(五)高考与任务单结合

除了新授课任务单,我们还设计了复习课任务单,结合高考复习的知识点,

设置不同的知识点任务单,让学生对照任务单进行有效率的学习,改变了传统讲

授制的复习模式,学生复习的效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很多学生可以自行检测复

习的结果,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了。

(六)发现登门槛效应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任务单的设置有一定帮助

利用登门槛效应和最近发展区理论设置任务单是一个科学的理念,目标达成

是登门槛效应和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共同之处,也是能够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积

极性的方式,我们可以按照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任务,形成任务

单难度保持在最近发展区内的作业任务,逐渐提升难度,不过这样的任务单设置

难度比较大,最佳的方式就是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取学生之间的中间位

置,进行难度适中的任务单设置,这样的任务单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七)丰富了教师的理论认识,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教师已经收集了大量与课题相关的资料,从中提取了关

于本次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理论,认识到了任务单对于新授课和复习课的重要

性,由于我们都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的经验上比较丰富,但是具体的理论功底比较差,忽视了教师的理论功底。在研究过程中我抽丝剥茧,这些基础性的理

论知识系统也不断在头脑中完善,对任务单设计的目的也有了新的认识,奠定了

理论基础。

(八)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经典案例

在本次研究中课题组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课题组教师们从中国知网等数

据库下载了大量的资料、图书馆馆藏资料和专著。同时还在工作中获得了一系列

的资料,目前都已经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编排,分阶段的资料积累工作已经完成

了。研究过程中获得的经典案例也已经进行了编写,对后续的任务单教学的工作

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九)培养了一支高质量的教研团队

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都分工协作,为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努力拼搏,

其他没有参与课题组研究活动的教师也在积极配合,我们最终培养出了一支教学

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课题组的教师理论功底深厚,教学的实践能力和教研能

力非常强,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问题与思考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学实践层面丰富,理论研究略有不足

其实对于本次课题来说我们的研究并不算是完善,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

动,也针对不同形式的任务单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但是从实践方面考虑的

比较多,理论和系统的指导比较少,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基础。本课题组教师

以一线教师为主,都是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平时教学任务重,

因此忽略了理论基础的夯实,这一点还是需要继续加强的,毕竟是理论指导实践,

课题研究还是需要更加严谨一些,避免形成错误的认识。

2、任务单设计与高考联系不够紧密

课题研究是学校教师的一项工作,但是毕竟不能够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虽

然给与了课题组一定的教学实践时间,不过最终的完成还是略显仓促影响到了实

践检验的效果。我们全体课题组的教师在研究进行阶段已经牺牲了大部分的个人

课后时间,为课堂教学实践做准备,不断调整任务单与高考复习的关系,设置高

考复习总任务单,但是结果并不是很好。(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深化教师理论基础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渗透相关的理论知识,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培

训,深化教师的理论基础,提升教师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2、任务单要与高考和日常教学紧密联系

课题研究最终是要为教学服务的,虽然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检验,但是任务

单与高考和日常教学联系还是需要加强,要同复习和授课融合到一起,不分彼此,

将教学任务和复习任务进行具体化。

发布: 杨红岩   校对:杨红岩   审核 :高秀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