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教育园地>德育管理>详细内容

传统文化推广中心育人课程结硕果

发布者:诸城超然中学 发布时间:2020-05-18 【字体:


          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推进家校共育,形成学生核心习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家庭教育,使家长、老师、学生实现良性互动,形成“三位一体”的良好局面,超然中学教育处201546日正式成立,在全校推广“三位一体”育人课程,“三位一体”育人课程之一的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经过近两年的摸索实践,初见成果。


1231学校成立了传统文化推广中心(广播站)。向全校征集稿件,利用中午时间和活动课时间讲好校园故事,传播经典,建设校园文化,锻炼了学生们的普通话、演讲、口才、临场应变、社交等能力。2016年上半年,传统文化推广中心拍摄、剪辑、编制了38期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视频,在全校传统文化课上播放,让学生欣赏经典影视和音乐,重新认识传统文化,培养家国情怀,接受生活教育,明德做人,明理做事。很多孩子在中心得到了很好的成长。


成长心得

                                       超然中学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站长 赵小凇

     2015年的9月,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有幸加入了传统文化推广中心,转眼两年时间已经过去。在这个特殊的集体中,我学会了仁爱、坚毅、谦和、善良、勤俭,更学会了担当,勇敢和诚信。这些日子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记得刚刚加入这个集体时,我只是站长旁的助理,每每老师和站长给我们大家开会时,我都会在一旁记录,那时的我是胆怯的,几乎不怎么说话。可是在推广中心的时候,大家的热情,开朗一直感染着我,我逐渐变得开朗起来。每周一次的传统文化课,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听老师讲课,学习经典或是看看视频,聊聊心得。通过这些课堂,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来的知识与能力,一天天地不断成长着。

    传统文化推广中心是超然中学的一大特色,有沈红玲主任、孙涛老师、谭金龙老师带领我们。沈红玲主任又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沈妈妈”。老师们在学校推行“三位一体”办学理念,指的是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三位”加强沟通、保持联系、形成合力、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形成家长讲慈道、学生讲孝道、老师讲师道的和谐的爱的氛围。在该理念的指引下,我们全体成员各司其职,用实际行动宣传、践行传统文化。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仁”。仁爱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仁爱是漫漫人生路上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点亮仁爱之灯,我们前行的路上将不再孤独。学会仁爱,一簇小小的火苗也能温暖寒冷的冬天。懂得仁爱,一滴小小的水珠也能穿透坚硬的石块。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给我力量,教会我们在爱别人的过程中收获快乐。

在这里,我们学会了“礼”。轻柔的问候,顺手的搀扶,主动的让座,短暂的陪伴,坦然的谅解。虽然都是生活中的极普通的细小事件,却能看出一个人的人品。是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的谭金龙老师教我们礼节,教我做人做事的真谛。人品不像是骨架子,一眼就能看出大小,但它却又是精神的骨架,支撑着一个人的身躯走东奔西,于是就有了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品格是人性中重要的东西,是道德规范在人心智中的内在化。正直是高贵品质的根本。正直的人品如高山,笑傲风云。感恩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的老师对我的滔滔教诲,使我进步,使我成长。

    平常在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的时候,老师领着我们学习经典。《朱子治家格言》中给我启示,我最推崇的便是那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告诉我,节俭是一种美德,懂的节俭,学会节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节俭。“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忽以俭小而不为,忽以奢小而为之”。大兴艰苦之风,把勤俭节约做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传统文化推广中心成为全校节俭的模范。学会节俭,让自己成为一个拥有光荣传统的人。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五千年的传承,源于诚信的守望。自从加入传统文化推广中心,让我更加明白诚信的重要性。“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学生应有的品质,学生在学生时代学会诚实守信。以后到工作岗位时就会做到诚实守信,这样在社会上成功的机会就会增多。感谢传统文化推广中心。让我懂得诚信学会诚信。

    当我在传统文化推广中心不断获取知识与能力时,也从助理步入了站长,一路荆刺,一路成长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学会仁爱学会正直更学会诚信与拼搏,感谢传统文化推广中心,赋予我动力,感谢传统文化推广中心给予我力量。

    现在新一届同学也在大家努力下成长起来,每每看到他们便会想到高一时的青葱岁月,无论何年何月,何时何地广播站的日子会永远在我心中,不可磨灭。

    愿青春不负年华。

                                                      赵小凇  高二四班